南京市寧雙路,數據一家科技公司打出的難國“數據力是第一推動力”標語。(視覺中國|供圖)
“各個局的院為共自主性很強,愿意給你某些數據就給,享立不愿意給就說上級部門規定不能給。流動”林玲是政務西南地區某國企智算中心的工作人員,經常需要跨部門調取數據,數據但總是難國遇到類似問題。
前述“共享難題”有望解決。院為共2025年6月3日,享立國務院對外公布《政務數據共享條例》(以下簡稱“共享條例”),流動其將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政務
共享條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數據形式明確了政務數據共享的相關內容,明確實行統一目錄管理,建立政務數據共享標準體系,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工作標準化、規范化。
從立法的角度來看,北京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張向宏認為,共享條例的出臺“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張向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在數據安全和發展統籌方面,有三部法律、兩部條例與數據安全相關,但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或條例是促進數據共享、開放、運營的,“我們不能只有強調安全的法律,沒有促進發展的法律。”
政務數據共享,首先要解決收集難題。林玲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同一個數據,不同的部門統計標準不一樣,呈現結果也不一樣。
比如人口數據,公安系統只針對特定時段、查看某個限定區域內的實時人流數據,以提前預防人員疏散、避免發生踩踏事件。但對于旅游部門,他們想掌握的是游客的性別、年齡段、駐留景點人數排名及時長排名、消費額度階梯等等,幫助分析本地旅游業態。
實踐中,不同部門多次要求報送,不僅會造成數據的重復填報,還會加重基層負擔。
在林玲所在的地區,企業每年會在多個系統填報數據。比如,一家企業既是高新技術企業,又是規上企業,就需要每年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稅務局)、火炬高技術系統(工信部)、統計云聯網直報系統(國家統計局)分別填寫企業相關信息,其中一些信息為重復統計。
林玲收到過一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數據局三部門聯合下發的算力統計文件。結果,同一個數據,她向3個部門提交了3次。
《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了一個更“極端”的例子:居民身份證號碼甚至有6種填寫方法——有的要求填寫完整,有的要求隱藏中間6位數,有的要求隱藏最后8位數等。
某縣小學三年級的年級主任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以前不同部門要求報送學生出生年月日,有的要求數字用斜杠隔開,有的要求用點隔開,有一次手工重新調整了近百人的表格。達不到報表要求,就得重做。“有時為了一個標點,反復折騰”。
林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技術手段上來說,前述數據統計要求的細節差異,可能在于數據庫的限制,“表格統計之后導入庫,沒有按字段來的話就無法入庫”。
她補充:“這個取決于開發者的設計,一般來說會采取兼容方式。比如2023-02-02、2023/02/02、2023年2月2日,都可以讀取入庫,行成一個統一規則2023/02/02。”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治理工程學院數字中國與數據事業研究所所長、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副教授周文泓看來,不同部門、不
電話:400-123-4567
傳 真:+86-123-4567
手 機:13800000000
郵 箱:admin@qq.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