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后國黑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結果公布。自然政周(視覺中國|供圖)
2025年8月27日,放榜202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結果公布,又現共資助全國范圍內各類科研人員申報的小院士項目53159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設立于1986年,更名丨是后國黑馬一項面向全國的科學基金,用于資助基礎研究。自然政周其中有多個資助項目,放榜2025年以前,又現關注度最高的小院士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簡稱“杰青”)、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簡稱“優青”)等人才類項目。更名丨
杰青有“小院士”之稱,后國黑馬優青項目又被當成“小杰青”對待。由于兩個項目的高含金量,杰青、優青項目逐漸被異化為人才“帽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2025年宣布對項目進行更名,取消杰青、優青的稱謂,相應地調整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A類和B類。
這是更名后首次放榜。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開的數字,經初審和復審后共受理申報的項目為432434項,通過的總體資助率為12.29%。
2025年受理的申請數量創下歷史新高。但由于競爭激烈,自2021年以來,“國自然”的總體資助率已連續5年下滑,此次又創新低。
競爭盡管激烈,但還是殺出了不少“黑馬”。
深圳大學不是“985”“211”,也不是“雙一流”,但立項數卻超過了部分“雙一流”高校。
該校此次集中申報期項目2612項,首批獲資助共383項,當前立項率14.7%,超出全國總體水平。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A類)3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B類)9項,然而不少“雙一流”高校在A類項目上都是顆粒無收。
此外,2025年深圳大學獲資助的面上項目、重點項目、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立項數量也都創該校歷史新高。
醫學類院校表現亮眼。同樣不是“雙一流”的溫州醫科大學獲批立項150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昆明醫科大學均獲135項資助。
2025年,還有一些高校取得了零的突破。
亳州學院也首次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實現歷史性突破。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教授趙輝申報的“油氣藏智能開發模擬與優化調控”項目獲批青年科學基金項目(A類),這是該校自主培育人才首次獲得該類項目。
也有不少文科院?;蛭目圃合但@批“國自然”項目,這些項目往往貼近理工科領域,或國家關注的熱點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獲批4個項目,都圍繞計算傳播學,課題方向涵蓋生成式人工智能、社交機器人檢測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批的33個項目中,也有4項關于人工智能,另有項目圍繞碳中和、城投債等熱點議題。
獲得項目資助的院校中,不乏一些高職院校,多所學校也是取得歷史性突破。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有8個項目獲批,其中面上項目3項,青年科學基金(C類)項目5項。據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發布的喜報,這意味著該校連續17年獲批
電話:400-123-4567
傳 真:+86-123-4567
手 機:13800000000
郵 箱:admin@qq.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